日韩制服丝袜社区在线视频,japanese护士高潮国产,欧美处破摘花精品,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

企業社交

|

員工通道

| |

電子采購平臺

企業文化
中華緣文化

?一字師緣

發布日期:2024-01-06 瀏覽次數:2068

我有一位老師,且是一字之師,不知姓名,更未謀面,當年心頭期盼有朝一日晤面交流的欲望,并沒有因時光的流逝而淡化,反而越來越強烈。

那是2007年,我創作了有關捕魚的系列鄉土風情文學作品,共18篇,在外報刊發表后,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。有好多熟悉的人說,你寫得太形象了,那些逮魚的場景被你寫活了。為寫這組捕魚系列文章,我前前后后花了半年多時間,走訪了許多內行人,力求使文章中的捕魚技法不偏差。自己心血之作面世,得到讀者和朋友們的肯定,甚感欣慰。

一天上午,我正在辦公室的電腦前寫材料,報刊投遞員推開門說:“有一封縣委寄給你的信。”我接過一看,信封落款果然是“中共洪澤縣委員會”,納悶中,拆開信封,從里面露出一張折疊齊整的16K紙來。打開紙一看,標題是《有關攬魚的“攬”和“罱”字的商榷》,內容說,在報紙上面讀了我的《攬魚》一文,很生動、很形象,勾起了對往事的美好回憶。但是,“攬”用得似為不妥,應為“罱”字比較適合。接著是被標注了拼音的“罱”字,附釋義:罱,為捕魚或撈水草、河泥的工具。并從民俗的角度,對“罱”字作了全面地剖析和解釋。令我感動的是,通篇言辭懇切,全無譏諷挖苦之意。

我在《攬魚》一文中,其中有一段關于網罱制作地描寫:一次,二表哥登門,到我家屋后的竹園里砍了2根竹子,說是制作網攬(注:“攬”應為“罱”,下同)子用的,還順帶我去他家作客。一進家門,二表哥就忙碌開了,開始制作網攬子。他拿出2根長約2米左右的毛竹片,用拉鉆分別在兩頭引個眼,并排相距約1米左右放好,用塑料線將兩頭的2個眼孔串連起來,打個結。然后,拿出2只從鐵匠鋪定制的長約10公分的兩頭帶卡鉤的鐵夾子,依次擺放在2根毛竹片的中心位置,使勁往下一按,鐵夾子已牢牢地扣在竹片上。鐵夾子中間有個小方洞,用鉆順著方洞再在毛竹片上引個同樣大小的洞。接著,在2根修整過的竹篙中段,分別引個小孔,取一截塑料線穿過2個孔,交叉打結扎緊后,把鉆有小孔的竹篙細頭分別穿進2根毛竹片上的方洞里,用塑料線穿過孔眼,連著毛竹片扎實系牢。最后,取出一張三角形的網衣,用塑料線將網腳密密地纏扎在毛竹片邊沿,把頂   角吊系于竹篙中間的塑料線上。

“好啦!”二表哥抹了抹額前的汗珠,右手不住地捶打著腰板。

當時,對于“攬”字的使用,我也請教了幾個人,但沒有一人給出“罱”的提示,也是我疏忽,沒有翻查字典或詞典。有人說,這個工具的捕魚技法是一開一合,動作像攬抱,是我們地方的土制漁具,用“攬”字比較適合。殊不料,單從“罱”字被收錄進字典,這種漁具在全國各地水鄉應用已有悠久的歷史,只不過我孤陋寡聞而已。

從《有關攬魚的“攬”和“罱”字的商榷》的文字中,經過比照、推敲,以及查閱相關資料,認定《攬魚》文中的“攬”字為誤用,準確地用字應為“罱”。

《有關攬魚的“攬”和“罱”字的商榷》,指點的是一個“罱”字,作者是我的一字之師。可惜,文末沒有署名,至今,不知道這位一字之師姓甚名誰,無緣面謝。

后來,這篇文章被收錄進散文集《水鄉記憶》中時,我將標題由《攬魚》改為《罱魚》,通篇的“攬”字糾正為“罱”,得蒙一字之師的賜教,才使這篇文字沒有留下永久的遺憾。

季大相